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史志宣教  > 传统文化  > 查看详情

罗学瓒:一腔热血洒忠魂

2023-04-26 14:12:34       来源: 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

  罗学瓒(1893-1930),天元区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为同班同学。1918年4月新民学会成立后为第一批会员,曾任青年救国团主席、中共醴陵地执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湘潭工委书记、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浙江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牺牲于杭州,年仅37岁。
  伤心国家事,勇猛直前行。
  不知今日乐,不顾后来身。
  这是罗学瓒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写诗明志留下的豪言壮语,最终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热血信守了革命誓言。
  1929年5月,因全省各地许多党、团组织陆续遭到破坏,时任浙江省委代理书记罗学瓒等省、市党团组织负责人先后被捕,关入浙江陆军监狱大监。罗学瓒与被捕的徐英等成立狱中党组织,利用放风的机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浙江陆军监狱中被囚者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一天两餐,吃的饭是发了霉的仓底米,里头有沙子、石子、稗子、谷子、虫子,囚犯都叫它“五子饭”。吃的菜不但没有油,而且都是菜场上卖剩的或者没人要的发臭的黄叶烂菜。罗学瓒组织在狱中的党员、团员为了争取狱中最低生活条件,维护生命与健康,先后发动过多次斗争,保护自己生存权利,并取得了胜利。
  为了提高难友的思想觉悟,罗学瓒和狱中党支部通过各种渠道,秘密地购买一些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组织狱中难友学习;创办《火花报》《夜光报》,经常撰文激励同志,指导斗争。他常在昏暗的灯光下,给难友们讲解《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等马列主义学说。他常对战友们说:“革命者的悲剧,不是自由的丧失,而是精神的萎靡,意志的消沉,对革命失去信心。”“坐牢,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磨炼,将来更好工作。”
  1930年8月27日8时,浙江陆军监狱的国民党反动军警开始狱中大屠杀。据同狱的战友回忆:当敌人的枪声响起之后,罗学瓒知道自己时间到了,从容地穿好衣服,着好鞋,视死如归。同牢的难友们见朝夕相处的同志即将被敌人杀害,流露痛楚之情。罗学瓒说:“死,有什么可怕!革命者,只要死得其所,就是光荣的。大家不要为我和其他死去的同志难过,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为共产主义革命奋斗到底!”说罢,与战友一一握手告别,昂首走向刑场,高呼:“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等口号。
  罗学瓒牺牲后,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长兼江南省委书记李维汉一闻噩耗,就在江南省委的一次会议上,沉痛宣布哀悼英勇牺牲的罗学瓒,与会者全体肃立,为之默哀。先烈的革命精神,正如谢觉哉赞美的那样:
  浑身是劲陈佑魁,鞭辟入里罗学瓒;
  远瞩高瞻天下少,出生入死一边站。
  忠义之血不白流,阶级之仇彻底算;
  三十年前恶战场,巍然两个英雄汉!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株洲政府网株洲新闻网红网株洲站中国方志网湖南数字方志馆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