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红薯
2017-11-12 21:32:33 来源: 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
刘爱香
1927年10月13日,工农革命军来到了酃县水口。这消息就象3月里的春风,吹遍了山村里的每个角落,拂去了穷人脸上的悉容。
水口江家桥头,一棵高大的古松掩映着一栋木质结构的旧农舍。古松在萧杀的秋风里,伋然昂首挺胸,枝繁叶茂,那苍翠的松枝使劲往洣水河堤大道伸展,就象是在迎接工农革命军。旧农舍的主人是一位热情好客的中年妇女,人们称她为江大嫂。这天中午时分,她正一边哼着山歌一边麻利的收拾房子,准备接待工农革命军。
“大嫂,忙不赢罗?”她听到亲切的招呼声,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抬头一瞧,是一个长着长头发、穿着普通老百姓衣服,缠着绑腿套着草鞋,又高又瘦的年青人和几个小战士来到跟前。她想起刚才因忘情哼着山歌被他们听见的情景有点不好意思。她搓了搓手,忙对那个气度不凡的瘦高个子青年说: “长官……”
“他不叫长官,他是中央派来的毛委员”。旁边一个机灵的小战士连忙笑着纠正。
“哦,毛委员,你们快请坐”。江大嫂笑着招呼他们。
坐下后,毛委员就和大嫂拉起了家常。毛委员问:“你家几口人?”
“9个人。”
“今年收成怎样?”
“今年天不作美,总是灰蒙蒙地不下雨,庄稼大部分被干死了。可给财主的租谷和各种捐税还得交。大家都愁着今年的日子难过啊!”
毛委员望着江大嫂那瘦弱的身体,心中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他说:“天下不平,我们穷人终年劳动,还吃不饱,穿不暖,一切都被土豪劣绅剥削去了。穷人要翻身,就要起来革命。”
“革命?”大嫂疑惑地问。
“是啊。我们这支队伍就是工农革命军,等到将来革命成功了,土豪劣绅打倒了,就没有人剥削你们,你们就有好日子过!”
江大嫂听后绽开了笑脸,点了点头。这时她忽然记起战士的行李还背在背上,马上说:“啊呀,你们看我只顾了讲话。你们还没住下吧?那就住我家吧。喏,我已收拾好了房子。”
毛委员和这几个警卫连的战士,是等所有战士住下后才来这里的。他们听江大嫂说完,便感激地对江大嫂说:“那我们就要吵闹你们几天罗。”毛委员怕挤了房东一家人,住进了后屋右侧的小房子里。
夜,已经很深了,喧嬉了一天的村庄万籁俱寂,人们都己进入了梦乡。只有毛委员住的小屋里,桐油灯光依然在闪烁,毛委员还在办公。在山里,妇女们是睡得最晚的,白天忙了一天,很多家务都留在晚上。一连两天,江大嫂临睡时,都从被风吹得半掩的门缝中,看到毛委员在桌上写写画画。
第三天晚上,正在缝补衣服的江大嫂想着:毛委员为我们穷人翻身的事,每天操心到深夜,我拿什么东西慰劳他呢?她放下手中的衣服,来到房里,拿了几个红薯,随后,又来到厨房,在灶中点燃了一把柴,伴着“噼噼”“啪啪”的响声,锅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吱呀。”毛委员住的小屋里的门被推开了。
“大嫂,你这是……”
毛委员,这么晚了,您没还休息,我们山里人,没有什么好东西,这一碗红薯,您趁热吃了,更有精神做事。”江大嫂一说完,掩门出来了。
第二天早上,正在洗碗的江大嫂,看见一位战士拿着昨晚装红薯的红花碗朝他走过来。
她马上问:“毛委员全吃了吗?”
“他一个也没吃,全给我们吃了。”
“为什么?”她不解。
战士把后来的事告诉了她。今天早上吃饭时,毛委员端来了这碗红薯放在桌上,并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这碗红薯是房东大嫂送给我们吃的,表达了农民对我们的深情厚意。我们一定要遵守纪律,爱护老百姓,我这里有一块钱,吃完后,给大嫂送去。”小战士一边说一边递回碗和钱。
“你们为我们穷人办事情,吃几个红薯还拿什么钱。”江大嫂执着不肯收钱,而小战士坚持要给。两个人你推我让,相持不下。小战士急着说:“这是工农革命军的纪律呀。”说完,把钱一把塞进大嫂的手中,然后一溜烟跑了。
江大嫂一手端着红花碗,一手拿着钱,怔怔地站在那里,心里半天也不能平静。她喃喃地说:“毛委员呀,您真是我们贫苦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