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 首页  > 史志动态  > 史志要论  > 查看详情

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 ——地方党史工作者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些思考

2022-08-08 09:36:34       来源: 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

[内容摘要]  尊重历史、牢记历史、以史资政,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甚至一度有蔓延之势。它极力主张“告别革命”和“重述历史”,通过否认历史成就、抹黑领袖和英雄人物来扰乱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这股思潮危害极大。作为地方党史工作者,笔者试着从整理党史、还原党史、研究党史的角度,揭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虚伪无耻面目,积极构建正确史观,正确使用党史研究、党史宣教等手段,捍卫正义,还原真实。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党史工作者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党史工作者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自觉站位,勇于担当,不遗余力履行好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为国家政治安全提供最充分、最深邃的历史智慧与思想武器。
一、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及其危害分析
历史虚无主义通俗地说就是指对国家的历史、对民族的文化一律采取否定的态度,蔑视自身的历史把它看得毫无价值。清朝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重视自己的历史,善待自己的历史基奠,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都会受损。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其表现和目的分析如下:
1.丑化英雄,其目的在于“去英雄化”,解构社会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丑化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雷锋和林则徐、岳飞等英雄先烈与历史人物,用“粗浅的物理分析方法”,怀疑黄继光堵枪眼的真实性;用振振有词的所谓“生理学”说辞,质疑邱少云火中捐躯的可能性。董存瑞炸碉堡系虚构、刘胡兰精神有问题、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雷锋日记造假,种种言论不绝于耳,甚嚣尘上。
2.诋毁党的领袖,其目的在于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苏联解体前夕,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否定斯大林为起点,随后把矛头直指列宁和苏共,造成了苏共党内外的思想混乱,使很多人动摇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信心,最终导致苏联亡党亡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故技又想在我国重施,企图让中国重蹈苏联覆辙。 历史虚无主义以惯用的手法拿我们的英雄开刀,借否定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欲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3.否定革命,其目的在于否定中国革命的正确性。抹杀、贬损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一切进步运动。历史虚无主义宣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毁坏了中国,孙中山革命没必要,辛亥革命也没必要,保留一个清王朝,慢慢让它走上现代化道路要稳当得多。他们认定革命带来灾难,改良才能解决问题。
4.美化侵略,否定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救亡斗争,其目的在于渲染民族失败主义情绪。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轻蔑黄土文明、颂扬海洋文明(蓝色文明),把西方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反对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一些人不但歪曲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而且对我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也恣意抹煞。”
5.颂扬旧中国,否定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其目的在于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的成就,反倒颂扬旧中国好,甚至说袁世凯是最好的时期,说袁世凯政治上开明,经济上繁荣,文化上宽容等等。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如上卑劣手段,欲图否定历史、虚无历史,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销蚀我们的崇高信仰,动摇我们的民族根基,摧毁我们的中国梦,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二、历史虚无主义出现的原因
在近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是同时出现的思潮,主张全盘西化的人,一般就对自己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中国最早提出全盘西化主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陈序经,另外一个主张西化的就是胡适,胡适的西化主张基本上就是美国模式。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人民革命的胜利,这种思潮几十年来受到了抑制。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历史虚无主义又被重新唤起了呢?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从国际背景看,20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客观上造成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信念的震荡与危机。有的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感到迷茫,甚至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加之国际上一些反共言论的泛滥,客观上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新滋生提供了土壤。从国内背景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得以卷土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因此,有些人就试图质疑、否定甚至攻击整个改革开放政策,不负责任地发表、散布排斥和否定党的执政地位与现存制度的言论。有的学者指出,有些人在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往往跳出特定的历史条件,抽象地谈论问题,或者是将某一段历史简单抽离出来并加以无限放大,以偏概全。这样难免会得出有失偏颇甚至极端化的结论。在中国出现的这么多思潮,都和这个社会主义低潮现象相联系的。
2.对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一个响应。苏联垮台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点就转移到中国,他们原以为中国很快垮台,结果中国没有垮,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后来把所有的目标对准中国,现在西方对中国不但是意识形态,而且是军事上已经对我们国家形成了全包围,加强这个压力。西方的动静影响到了我国一些官员和学者。西方通过许许多多的非政府组织、各种基金会来影响中国。我国出现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都是因为我国现在处在西方的重点和平演变攻势下,有人对它进行呼应,来散布种种错误的言论。所以这种思潮应该看,是对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一种呼应,特别是在长期西强东弱的形势下更显得突出和尖锐。
3.是对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逆向发展的追求。要向相反方向发展。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我们党遭到了重大挫折的情况下拉开帷幕的,我们是在纠正错误中实行一些新的转变。改革开放把经济建设作为我们的中心任务,打开国门全面对外开放,进行改革,有一些,像经济体制,就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再警惕、一再警告,要防止改革开放当中逆向发展,向相反方向发展。正如有些人主张的改革要给它起一个名字,叫资本主义改革,有些人所要求的现代化要给它起一个名字,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三、新时代党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党史工作者作为党的历史的记载者,承担着原原本本记录党的历史的重担,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日益猖獗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挑衅,更应当承担还原党的历史原貌,还原中国革命的历史原貌,还原英雄的真实形象,主动站出来,迎上去,击败荒谬无耻的历史虚无主义。还历史一个真实,彻底击败历史虚无主义给社会大众带来的思想混淆,为社会大众社会提供一个正本清源、主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首先,党史姓党,党史工作者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研究历史、记录历史、传承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惯用手法就是使用所谓的“假设”,诸如“假如当时……”“假如没有……”等常见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述中。而历史是不容假设的,假设历史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它只会引导人们质疑历史与当下,这是对待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因此,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来正确认识历史。坚持用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着眼于历史大格局和大逻辑,防止将历史碎片化、孤立化和片面化,防止把历史人物从特定的时空中割离出来,抹煞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抑或是揪住历史人物在某阶段的过错不放。而是要将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和事放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去度量,在对历史的解读中,应当注意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坚持阶级分析法并加强整体性研究。地方党史部门应紧扣全国党史的发展主线,抓住本地党史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发掘历史线索,做好本地历史专题的史料征集、整理,认真梳理,系统分类,客观记载,做好地方党委的红色家谱——党史正本的编撰与出版,为地方党员干部、社会大众提供一本正本溯源、全面系统的党史党课教材,让“假如当时……”“假如没有……”等常见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述毫无钻空滋生的土壤。
其次,要加强党史研究。除了展现感性直观的历史真相之外,还应当从学理的角度对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等进行解释与论证。要引导社会大众从正确的角度去认识革命的重要性,认识革命不只是颠覆和瓦解,革命在“破坏”的同时也是当时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最强劲、最重要的推动力;要引导社会大众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要让人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宗旨就是为了让人民更好地生活,引导社会大众认同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地方党史工作者应切实贯彻落实“一突出、两跟进”的要求,做好地方党史专题、党史人物的研究,做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党委在中央领导下,领导地方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的相关专题研究,用系统的论点、全面的数据、真实的图片,一一反驳历史虚无主义对党领导下革命建设成就的否定之谬论。同时,加强地方党史人物的研究 ,特别是对地方著名烈士、著名英雄、各类先进模范人物的研究,总结他们的先进模范事迹,归纳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坚强不屈品格与优秀崇高气质。用英模们付出的生命的代价,去反驳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英雄、民族英雄的无耻丑化。
最后,要加强党史宣传教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最根本方法是在公民的心中打牢历史的根基,筑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高墙,把历史虚无主义歪曲、碎片化的这些历史重新放回整体的历史中去考量。提高公民历史素养,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地方党史部门要主动站出来,依托地方红色资源,做好地方党史读物的编撰与出版,制作党史视频,免费向社会大众赠阅,广泛传播,为社会大众提供党史宣传教育的教材。要组织业务精干力量,深入机关、单位、社区、农村、学校,开展红色讲堂,为社会大众讲好红色故事,特别是依托红色讲台的平台,以党史红色故事为依托,加强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要切合时代特点创新党史宣传方式,增强党史宣传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讲好历史、学好历史,如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日常化的历史教育,讲好历史故事,让公众走近历史真实,引导更多的人学习历史、认识英雄、感悟崇高。要积极走出去,开门办史,加强横向联系,将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纳入大党史工作格局之中,构架大党史工作平台,让党史宣讲进入社区,进入工厂农村,进入中小学校课堂,进入寻常百姓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史国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地位作用作了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重点强调了党史是必修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等。作为地方党史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就要进一步坚定对党的历史伟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做好党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更好地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谭立洲,男,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征研科科长,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性论文20余篇,担任《中国共产党株洲历史》第三卷(中共党史出版社)、《科学跨越——中共株洲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株洲红色印记》(中共党史出版社)等多部获奖著作的责任编辑,参与“株洲新型工业化进程”“株洲着力打造中国动力谷”等多个中央级、省级课题的编写。联系电话:0731-28680416,15096346166,电子邮箱:278692074@qq.com,通讯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鼎诚大厦,邮编:412000。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株洲政府网株洲新闻网红网株洲站中国方志网湖南数字方志馆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